滬指弱勢震蕩跌1.42%,創業板指跌逾2%,地產、醫藥等板塊走低
4月7日,滬指盤中弱勢震蕩下探,跌幅超1%;深成指、創業板指均走低,深成指跌幅超1.5%失守12000點,創業板指跌超2%失守2600點大關;兩市成交額有所萎縮,全日成交約9200億元,北向資金小幅凈流出。
截至收盤,滬指跌1.42%報3236.7點,深成指跌1.65%報11972.02點,創業板指跌2.1%報2578.53點;兩市合計成交9230億元,北向資金凈賣出6.09億元。
盤面上看,地產板塊大幅下挫,酒店餐飲、軟件、農業、旅游、醫藥、半導體、電力、食品飲料、保險、銀行、券商等板塊均走弱;數字貨幣、養老概念、煙草概念等均走低;煤炭、釀酒、鋰礦板塊小幅拉升,磷概念、ST板塊逆勢活躍。
平安證券表示,當前市場已進入磨底階段,穩增長政策助力市場短期預期企穩,證監會修訂境內企業赴境外上市規定有助于穩定海外中概股預期,但是在經濟和政策博弈下,市場波動可能仍會高企,建議更多關注政策加碼支持和一季度業績向好的行業及個股,如穩增長板塊、通脹板塊和細分高景氣成長板塊。
中金公司認為,3月以來市場的明顯回調已經集中反應了多重宏觀因素帶來的不確定性,結合市場回調時間已有13個月,累計調整幅度不低,市場已經反映較多悲觀預期,估值已處于歷史相對偏低的水平,隱含長期投資價值正逐步顯現。盡管短期市場仍可能有波動,但類似前段時間大幅下跌的階段可能已經結束,中期維度市場機會大于風險。結構上,“穩增長”主線可能依然有配置價值,未來隨著海外宏觀層面“滯脹”風險、供應風險逐步緩解,增長預期逐漸企穩,景氣度較高的成長風格也值得逐步關注。
當前關注三個方向:1)政策發力潛在有支持的領域,包括基建、地產穩需求相關產業鏈(建材、建筑、家電、家居等)、券商金融等;2)2021年調整較多、估值不高、中長期前景仍明朗的中下游消費,自下而上擇股,包括家電、輕工家居、汽車及零部件、農林牧漁、醫藥等;3)制造成長板塊,包括新能源汽車、新能源及科技硬件半導體等,風險已有所釋放,轉機待海外“通脹”風險邊際緩解。
點擊排行 〉
- 700多家A股上市公司披露半年報業績預告,超七成預喜—— 上市公司盈利持續向好
- 以紅色基因鑄就新金融鮮亮底色 建行晉江分行堅守服務實體初心 多措并舉為民辦實事解難題
- 從土地、財稅、金融方面明確系列政策—— 保障性租賃住房將獲長期資金支持
- 建行晉江分行開展慶祝建黨100周年系列活動
- 滬指放量跌0.79%,金融釀酒等板塊走低,科技類股逆市拉升
- 提高資本市場支持科創能力
- 建行晉江分行開展“學黨史、守初心、講廉潔、守紀律”主題黨日活動
- 建行晉江分行舉辦“光榮在黨50年 我與建行話黨史”老黨員客戶茶話會活動
- 央行:北京冬奧會是下一步數字人民幣試點的重點領域
- 財政部:上半年全國新增地方政府債券14800億元